New API:
一个新一代大模型网关与 AI 资产管理系统,基于 One API 进行二次开发。该项目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来管理和使用各种 AI 模型服务,包括但不限于 OpenAI、Anthropic、Midjourney 等。
主要特性:
- • 全新的 UI 界面,提升用户操作体验
- • 多语言支持,满足不同地区用户需求
- • 在线充值功能(集成易支付)
- • 支持用 key 查询使用额度(需配合 neko-api-key-tool)
- • 兼容原版 One API 的数据库,便于迁移
- • 模型按次数收费模式支持
- • 渠道加权随机功能
- • 数据看板(控制台),直观展示系统数据
- • 令牌分组、模型限制,更精细的权限管理
- • 更多授权登录方式(LinuxDO、Telegram、OIDC 等)
- • 支持 Rerank 模型(Cohere 和 Jina)
- • 支持 OpenAI Realtime API(包括 Azure 渠道)
- • 支持 Claude Messages 格式
- • 提供聊天界面入口(路由 /chat2link)
- • 模型推理力度设置,通过模型名称后缀调整(如 -high、-medium、-low 等)
- • 思考转内容功能
- • 针对用户的模型限流功能
- • 缓存计费支持,可设置缓存命中时的计费比例
安装
Docker Compose
services:
new-api:
image: calciumion/new-api:latest
container_name: new-api
ports:
- 3000:3000
environment:
- TZ=Asia/Shanghai
volumes:
- ./data:/data
restart: unless-stopped
使用
浏览器中输入 http://NAS 的 IP:3000 就能看到界面
为了更好截图,这里我切换为深色模式
如果使用 SQlite 的话,会有一个数据持久化的警告
可以去映射的路径,确认是否有创建数据库
设置管理员用户和密码
模式的话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,一个人的话选自用模式
没有其他问题,点击“初始化系统”
初始化完成,可以看到支持挺多国内大模型提供商的
点击“控制台”,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
成功进入面板,这个界面要比“One API”好看太多了
渠道管理,点击“添加渠道”
选择大模型提供商和填写密钥
TIP:
一般来说可以点击“获取模型列表”就会自动获取,如果获取不到可以在列表选择模型,也可以自定义填写模型名称进行添加。
添加模型(这里我是自定义添加进去的)
其他默认就行,点击“提交”
添加成功以后,点击“测试”
有响应就说明没问题,可以正常调用了
TIP:
花了不少时间将有的账号都添加,有些平台添加比较麻烦,需要耐心一点点测试
操练场,测试一下是否可以正常使用
数据看板,这里可以看到 API 使用统计
令牌管理,添加令牌
填写名称,点击“提交”
这个就是创建的密钥(API Key)
创建完成以后,可以点击调用 New API 的接口
TIP:
这种集成打开外部窗口聊天体验不是太好,而且测试下来在 LobeHub 调用接口有问题,不过下面还是按正常的步骤进行操作。
点击“头像”
点击“应用设置”
打开 OpenAI 设置
API Key,粘贴前面获取的密钥
API 代理地址,访问 New API 的 v1 接口
TIP:
因为上面的 Lobe Chat 是打开外部在线网页,所以填局域网地址是不行的。如果是本地部署,才可以用局域网调用 API 接口。这里我用节点小白做内网穿透服务,这样就可以在外网访问 New API 的接口了
填写外网可以访问的地址
点击“获取模型列表”,就可以看到 New API 里面的模型
启用模型,选择模型进行连通性测试
理论上应该是没问题的,但是不清楚为什么不行(后来我用第三方平台测试也是有问题)
对话也是不正常的,不能正常调用
为了搞清楚 New API 的接口是否有问题,本地部署了 Lobe Chat 进行测试,虽然也会报错不过属于正常现象(默认连通检测没有 gpt-4.1-nano 模型)
可以正常调用里面的模型,更换内网穿透的地址也是没有问题的
总结
New API 作为 One API 的二次开发,可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凭借全新 UI 设计、多语言支持、丰富的模型兼容及精细化管理功能,为 AI 资源统一管理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。对于有需要统一管理 API 接口的用户和之前一直用 One API 的老用户,我个人是非常推荐用这个平替。
综合推荐:⭐⭐⭐⭐⭐(功能全面,体验优秀)
使用体验:⭐⭐⭐⭐(界面美观,操作便捷)
部署难易:⭐⭐(简单)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