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与高手的差距,就在这个思考方式

你与高手的差距,就在这个思考方式

为什么努力了半天,领导不认可?

在职场中,你有没有遇到以下情况:

● 大 boss 给你一个 case,上来就做,很少去想为什么、怎么做、做了以后能得到什么结果;

● 看到市场上一个好的产品,一个风口,上来就模仿,恨不得一周就出概念图,一个月就仓促上线;

● 每天的工作,似乎充满了日程表,回复 999+未读邮件,奔赴一个又一个战略会,修改一个又一个文档,看着有些同事一次就通过的策划案羡慕不已;

● 坚信今天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明天更好的自己,大部分时间用来一个人埋头苦干,却很少抬头看路。

 

以上这些,都是你太习惯了——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。笃信勤能补拙,笨鸟先飞。

 

很多职场人不禁感慨:我付出了那么多,为什么没有升职、加薪?我为公司累死累活,为什么领导看不见?这是因为:勤奋不等于忙碌,忙碌不等于成功

 

在想明白之前,任何盲目的勤奋与努力,注定都吃力不讨好。

 

▍巴菲特是如何思考的? 

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高手是怎么思考的。

 

斯坦福大学教授谢德孙在《重新定义创新》里写了巴菲特的投资逻辑。众所周知,巴菲特的逻辑是:依靠公司的持续增长能力来取得投资回报。

 

巴菲特买下的多是消费用品公司的股票,这些公司每年有稳定利润,现金流可为巴菲特做其他投资使用。

 

1967 年,巴菲特买了第一家保险公司,之后相继收购多家保险公司。保险行业有一个特点,每年都有保险浮存金,即保险费减去损失事件的赔偿金。

 

一方面,保险公司每年收取保费。另一方面,损失事件往往在发生多年之后经过谈判才会得到解决,所以保险浮存金便可用来投资,包括股票、政府债券、私募投资等等。

 

保险公司市场竞争也很激烈,当一些公司倒下时,巴菲特的保险公司却巍然屹立,因为他不仅没有债务、而且还有一个强大的投资公司作支撑。于是,形成了保险业与投资业之间的相互正向网络效应,导致浮存金快速上升。

 

所以总体来说,股市起伏对巴菲特公司的市值影响不大。

你与高手的差距,就在这个思考方式

不过,归根到底,巴菲特投资逻辑的背后是他对金融市场强大的洞察力,这种洞察力来自界定问题的方法。

畅销书作家迈克尔·西蒙斯发表了一篇文章,“The No. 1Lifelong Habit Of Warren Buffett: The 5-Hour Rule(“五小时定律”:巴菲特受益一生的生活习惯)“,研究了巴菲特的学习方式,他得出的结论是:学习和思考是你在职业生涯中能做出的最好的长期投资

 

学习和思考决定了我们的决定。然后,决定了结果。

 

特别是在碎片化的时代,职场竞争力的核心,绝不在于掌握更多的理论、读更多的书、结交更多的朋友,而是在于能否具备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。

 

它包括在遇到复杂问题时:

我们应该怎样抽丝剥茧,看清事情本质?我们如何从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,实现从低效率到高成长?

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提升个人能力,让思考成为习惯?

 

 

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判断力?

我们先来看一下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洞悉复杂世界真相。

 

第一,缺乏专注力。在生活与工作中,我们大部分时间被手机捆绑,和朋友逛街,拿出手机,拍照发圈,往往要半个小时斟酌话术及修图;工作时,隔几分钟看一眼,稍不注意就会错过工作信息,有时候甚至半夜醒来都会习惯性的打开微信;与陌生人交流时,手机更是成了避免“眼对眼”尬聊的神器。手机的普及,使我们越来越难以将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,导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。

 

注意力分散理论告诉我们:当不同任务进行切换时,会极大消耗人的认知资源和精力

 

也就是说,在工作中,如果你总是在同一时间完成不同任务,你就会感到浑身乏力、对工作内容提不起任何兴趣,导致上班很“丧”。当你觉得工作索然无味时,你会想随随便便完成工作,交差完事,不会进一步对工作内容本身进行思考,去提取有价值的信息,找到问题的关键,将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晰简单。

 

第二,我们有一颗“享乐的大脑”。卫蓝在《反本能》里提到,享乐,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动物本能,它决定了我们祖先的生存和基因的延续。在危机四伏的原始森林里,我们的祖先追逐猎物、采摘野果、茹毛嗜血;在茫茫荒野上,刀耕火种、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。

 

所以,在种种的危险和落后中,使祖先们养成了对危险极度规避、同时尽早享乐的行为模式,尽可能多地进食,尽可能多地繁殖,就是他们基因存活下来的最优路径。

 

我们的大脑重量仅占人体的 2%,却消耗总能量的 20%。潜意识系统处于我们大脑最深处的区域—–这个大脑区域并没有多少思考能力,只能对信息进行极为简单粗暴的加工。

 

当我们遇到困难时,大脑会选择本能回避,这就造成了拖延,不到最后一秒就完不成任务,所谓“deadline 是第一生产力”。

 

第三,太过情绪化。著名作家普鲁斯特曾说过:“天气的变化足以重塑世界和我们自己。

 

工作中,每个人都可能面临情绪崩溃。HR:“某个部门集体离职,招来的新人两三天都想走”;程序员:“通宵开发了几天,产品经理说’老板要求前几天那个删除的需求还得加上’”;CEO:“竞争对手竟然成了我们行业的上市第一股?”等等。这些情绪变化导致有时候我们无法“好好说话”。

很多时候,情绪都会影响决策。马东认为,职场中有两种情绪,“事在人先“和“人在事先”。所谓的“事在人先”就是指面对冲突的时候解决冲突,面对困难的时候解决困难,不把情绪带到工作里面去。如果遇到事情的时候,更多把自己的情绪放在前面,这样的人就属于“人在事先”,那么这样的职场人还不够成熟,仍需要成长。

人生有起起落落,很多时候,我们不由自主会对别人发脾气,让情绪牵着我们的思想走,控制我们的行为,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,结果令一切无可挽回。

 

 

复杂问题的背后,有没有规律可循?

 

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,为什么即使专业的人有时候也会犯错?

 

在纽约时报刊登《人类造出飞机还需要一百万到一千万年》这篇文章几周后,莱特兄弟便首飞成功,让这则预测成为笑柄。

 

马云创业初期,曾被 37 家 VC 拒绝,对此马云戏谑地说,“我又拒绝了一家 VC……”这 37 家 VC 看到阿里巴巴如今的光景,一定追悔莫及。

 

为什么我们会错误地预测未来?时代在变,市场在变,国家在变,个人在变,在这变化的背后,到底有没有不变的东西?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?

 

答案是肯定的。

 

日本 IT 传奇佐藤航阳《趋势思考》这本书论述道:

 

为什么只有 888 万人口的以色列,却坐拥 14 位诺贝尔奖得主?原因不完全在于他们天生聪颖,而在于遭受了长期的迫害,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具备智慧之道。历史上,不曾拥有土地的犹太人,只能选择发展不依赖于土地的金融业。所以,他们发展金融技术,是在严酷状况中生存下去“必要性”里诞生的副产品。

 

迫使他们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,正是人类的蛮横无理,使他们意识到知识、智慧是对抗迫害的最强有力的武器。

 

所以,我们要通古博今,审慎思考事物发展的必然性,从原理出发审视过去,穿透未来。

 

看到这里也许你会问了,作为职场人,到底应该如何提升对事物的洞察力?如果你到网上搜“如何才能正确解决问题?”的文章,会告诉你用归纳法,演绎法,奥卡姆剃刀等等,眼花缭乱,目不暇接。结果就是,本来就觉得问题很复杂,看了后感觉更复杂了。

四步,高效解决问题

既然解决问题本身需要系统思考,我们到底该怎么办?

 

平井孝志《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》提出深度思考的四个步骤:

步骤 1:建立模型。列举五个要素,即“输入源(投入成本)”、“输出点(成果)”、“竞争关系”、“合作关系”、“影响者”。

 

淘宝网为例,通过为消费者及商家提供更便捷的服务(输入),构建中国消费者交流社区及全球创意商品集中地(输出);通过与中小企业主、供应商、物流公司等企业建立合作共赢关系(合作关系),为政府创造税收、增加就业、提高科技水平。同时,警惕京东、拼多多、1 号店等竞争对手。

你与高手的差距,就在这个思考方式

步骤 2:解读动力机制。通过预测模型×时间产生的结果,了解企业发展状况。拼多多的崛起看似对淘宝网形成了冲击,但也让阿里巴巴更加关注下沉市场,使之成为淘宝网发展新动力。最近两年淘宝新增用户中,超过 70%来自下沉市场。

 

步骤 3: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。有时候,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会让企业看不到发展方向。此时,企业应该识别“拐点”—-即以某处为界,事物发生变化、重点逐渐转移的时间点。纵观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,从中国供应商到淘宝网到蚂蚁金服到阿里云,似乎踏准了每一步。因此,对于企业来说,找到拐点是决定成功的关键

 

步骤 4:行动,从实践中获取反馈。深度思考,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。在分析问题时,要反复进行步骤 1-3,不断进行追问,改进方案。

 

但是,这个模型存在一个问题:个体思维局限性

 

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需要在工作、生活中大量练习才能掌握。很多时候,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点子及对策。此时,你需要的是同伴

 

所谓创新就是——你出 1 个点子,你的同伴出 1 个点子,越聚越多。通过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相碰撞,使思考一步步深入,发现并解决问题。

 

仅有同伴是不够的。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”。你是什么样的人,你就吸引到什么样的人。你周围的人,在某种程度上与你的能力及认知相近。正如“五人平均法则”所说,你身边最要好的五个朋友的收入加起来除以五就是你的收入,五个人的平均能力,也就是你的能力。

 

所以,我们需要比我们更高级别的人来指点迷津。

© 版权声明

☆ END ☆
喜欢就点个赞吧
点赞0 分享
图片正在生成中,请稍后...